找到相关内容511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菩萨自利与利他

    略论菩萨自利与利他  ──以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及《大智度论》为主──  释本密  福严佛学院初级部  大 纲  一、 前言   二、 菩萨自利与利他的定义   三、 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及《大智度论》菩萨自利利他之旨趣及其异同  (一) 《十住毗婆沙论》菩萨自利利他说  (二) 《大智度论》菩萨自利利他说   四、 实践菩萨自利与利他的次第及功德   五、 结论   关键词:1. 自利 ...

    释本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2547581.html
  • 佛教的宽容与利他精神

    佛教的宽容与利他精神  作者:桑吉银登仁波切   在佛法传入以前,西藏的宗教是苯教,苯教用来祭祀的东西有很多,要杀很多动物,去供一些天神、地神、山神等等。佛法传到西藏之后,情况就慢慢改变了。...事。为了避免这些,心情必须非常平和。但仅仅是平和也没有意义,也起不到作用,你将来仍然要面临很多问题。所以我们还需要有智慧。平和加上智慧去观察、分析事情的结果,智慧的结果就是利己利他,这就是智慧的力量。...

    桑吉银登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41077221.html
  • 真俗无碍、慈悲利他

    真俗无碍、慈悲利他   黄国达   在悟见实相之后,身心逐渐融入缘起无我、寂灭如幻的法性大海,接下来,要修什么?如何修?   小乘人倾向于“少事、少业、少希望住”的,显现淡泊自足的清高风格,只要断除烦恼,就可以解脱了。   而大乘行者却是“真俗无碍、慈悲利他”的,展现气象万千、丰富多彩的风格。在澈见实相之后,仍要继续修习六度与四摄法。  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2169073.html
  • 修行中的“利他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95677.aspx
  • 只帮助亲朋好友,不是大乘行为

      有时候我们反观自己,不要说真正的大乘菩提心,就连世间的利他心都不如。 现在世间人也有一些利他的行为,人们经常觉得这种事迹震撼人心,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赞颂。但我觉得,世间上的这种好人好事,并没有真正涉及到佛教所说的菩提心。为什么呢?因为菩提心的范围相当广,世间人的利他心范围比较狭窄,他们只能对一部分人,如亲朋好友、儿女父母等有慈爱之心,这种心就连老虎、豺狼等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菩提心|利他心|爱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1839155375.html
  • 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的公案

      如果有了利他心,按照大乘的教义,其他行为并不是很重要。有强大利他心的人,不但不希求自己的快乐,还会代受别人的痛苦,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当下成就的事例。   无德禅师的徒弟中有一个沙弥,他晚上不小心踩死一只青蛙,无德禅师知道以后,非常严厉地教训道:“你这是犯了杀生大戒,为免业报轮回,你到后山去跳崖谢罪!”沙弥只好拜别师父,万分伤心地走近悬崖,往下一看,悬崖峭壁、深不见底,跳下去的话,必死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讲

    |忏悔|菩提心|利他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2322934180.html
  • 帮助众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?

    ,但佛教的苦行与外道的苦行有很大差别。外道的苦行,确实会在身心上造成相当难忍的痛苦,而佛教的苦行,比如一地以上的菩萨将自己的头目手足布施给他人,是因为菩萨的利他心特别强,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,所以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利他|慈悲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18515613562.html
  • “不救一虫,何以救天下?”

      以前喜马拉雅山有许多修行人,有个老喇嘛和道友在那里修行了很长时间。老喇嘛打坐的岩石前面有一清澈的湖泊,每天有很多小虫掉进去,老喇嘛一见这种情景,就支撑起衰老的身躯,马上去把这些小生命救起来,...

    索达吉堪布讲

    |护生|慈悲|利他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20144234212.html
  • 略谈瑜伽菩萨戒的自利与利他

    略谈瑜伽菩萨戒的自利与利他   释界文   菩萨道的修行包含了利他(作有情一切义利)与自利(求证无上菩提)两个层面。声闻乘从自身的解脱出发,急求自了,因而声闻乘的戒法多以遮止为主,以“少事少业、少希望住为胜”。而菩萨戒从自利利他出发,不仅有遮止不作的,更有必须去行的。所以有人评论说:“声闻戒重遮止,菩萨则开遮并重,乃所谓善权方便也”。在瑜伽菩萨戒四十三条轻戒中,属于止持的戒条(不应当做的...

    释界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4457195.html
  •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与和谐美好生活

   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与和谐美好生活  清净  和谐、美好、幸福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憧憬,然而在往昔的岁月里,战争、瘟疫、海啸、地震、洪涝、旱灾、饥荒,还有恐怖主义的烟尘,太多的苦难与悲剧一次次地侵害着人类的家园,也扰乱了人们美好的梦想。而这一切痛苦的重要根源,是人类自身因为缺乏慈悲利他的心怀而导致的错误观念与行为。  佛教认为,大慈的意思是把欢喜快乐的因缘给予众生,让一切众生得到真正的幸福安乐;大悲...

    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3268838.html